Tag: LikeCoin
-
探討 Liker.Social 的可持續商業模式
Liker.Social 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支援把嘟文發行成 NFT 的 Mastodon,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
-
談談轉帳 LikeCoin 的 gas 費用
重要的先說:目前轉帳 LikeCoin 每筆所需的手續費大約 0.059 LIKE,約等於 0.0006 美元,便宜到可被忽略,大家不用擔心。 LikeCoin chain 是基於 Cosmos SDK 開發的,因此大部份做法均是參照 Cosmos。在 LikeCoin chain 上做任何動作 (transaction – tx) 需要 gas fee 的原因是防止有人濫用系統資源,例如以程式碼產生大量 transactions 佔據擠塞網絡卻毫無代價。Liker Land 自更新 v0.20.6 版本後,進行每種 transaction 均要以 LikeCoin 支付 transaction fee(或稱 gas fee)。 要理解 transaction fee 的計算方法,我們先要弄懂幾個概念。
-
LikeCoin 新提案 – 為何增加貨幣供應?
由新加盟不久的 LikeCoin chain 驗證人老貓所提出的新動議,直接關乎所有 LikeCoin 持有人的利益,因為提案內容是把每年以「通脹」(inflation) 形式新發行的 LikeCoin 數量加倍,從原本的 1% 增加至 2%。議案於 10月14日提出,目前在提案階段,需在兩週內即 10月28日前獲得一百萬 LikeCoin 的押金才能啟動投票。此議案為 “Parameter Change Proposal”,若獲通過後將即時生效。所有持有 LikeCoin 的人都是持份者,可參與影響貨幣增發政策這重大決定,不像傳統國家般由金融管理部門獨裁決定。
-
LikeCoin 提案 4 – 實現直接民主好嗎?
發現這提案在社群中沒有獲得很大關注。其實這議題挺重要的,目前的討論少得不尋常。 LikeCoin 驗證人 Nicholas 於香港時間 21 Sep 2020, 13:33:51 在 LikeCoin chain 上提出了一個議案,內容是容許個人 LikeCoin 持份者自行提案及投票。 Nicholas 也在 Matters 上發佈了這個提案的英文完整版本。什麼?原來現在個人不能提案的嗎?是的,目前只有驗證人有權提出議案,及對議案投票。其他 LikeCoin 持有人只能因應驗證人的取態,「委託」自己的 LikeCoin 給他們,讓他們代表投票。截至目前為止,四位驗證人(GLOXUDomain, Nicholas, Leafwind, Yasu) 對這提案投了贊成,他們的投票權投佔全體的 22.61%;一位驗證人投了反對 (北科大),佔全體投票權的 8.57%。
-
LikeCoin WordPress plugin – 自動發佈文章至 Matters
若你用 WordPress 網站發佈文章,同時又想把文章發佈至 Matters,令文章內容能永久儲存在「星際檔案系統」 (IPFS) ,增加曝光並感受 Matters 上的互動社群氣氛,現在可使用 LikeCoin plugin 的新功能把文章自動發佈到 Matters 了。
-
代幣的價值(二)
上文提到的貨幣量化理論是一條宏觀經濟學的公式,雖然直至上文結束也沒有再提起過,但其實它解釋了上文註腳的四個現象。本篇試談談我的理解。 貨幣量化理論公式: MV=Py M=流通的貨幣量 V=每單位貨幣交易速度 P=物價水平 y=實際經濟價值 大家可以把 M 看成為故事中貝殻的總量 (20個),V 看成每天用每個貝殻交易的次數,P 看成換取每個蘋果/每瓶牛奶所需的貝殻數量,y 看成市場上的貨物數量。 在我們現實所身處的經濟體中,V 和 y 是相對穩定的(想像你每天用多少錢和能做多少工作,是相對穩定的),M 則是政府會調整以作調控市場的手段。很多宏觀經濟課都會直接得出一個 M=P 的結論,即物價上升(貨幣貶值)的原因直接跟貨幣供應量上升有關;但這在區塊鏈的代幣經濟系統中卻應用不上,因為在後者 M 是一個常數,而 V 和 y 會因為新創的經濟活動而急促上升。
-
代幣的價值(一)
我們的創業團隊正在做 LikeCoin 這件事,引發了我這幾個月來的一些有趣的思考,發現自己對於日常生活的世界正在運作的原理所知實在太少了。在跑這個項目時,經常會有人問:「自己發行的代幣,為什麼會有價值?」我以此問題請教 LikeCoin 計劃的大腦高重建,他便丟了一堆文章給我看。其中有一篇提到「貨幣量化理論」。於是我的思考便以此為起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