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親子

  • 畢業禮

    畢業禮

    整場畢業禮我都很認真,也很不認真在思考。

  • 一個秋天的午後

    一個秋天的午後

    今天午飯後跟妻女分別,我獨個兒抱着兒子,信步走到公園,隨意進了沒兒童遊樂設施的花園範圍。那兒有一條中式庭園建築風格的有蓋長廊,長廊的盡頭處一群銀髮族在練習詠春。幾個雖然上了年紀、但表現得輕狂氣盛的伯伯對練「癡手」,有如頑童般嘻嘻哈哈;另一邊一位婆婆卻挨石柱,用口琴奏出凄怨的樂曲,我認得其中一首是顧嘉輝的「倚天屠龍記」,我聽這首曲子時應該那只比現在膝下小兒大一兩歲而已。

  • 46 歲隨筆

    46 歲隨筆

    本打算在天行仔一歲時帶他到黃牛山頂,那兒是我為他取名的地方,也是平常個人靜思之處;然而他當時眼光仍然短淺,只能注意到近距離的事物,目未及遠景,因此拖到昨天才揹他上去。現在的他開始能注意到天邊翱翔的飛鳥,穿過雲端的直昇機,和我最喜愛的太平洋海平線。 昨天也是個好日子,因那是我 45 歲的最後一天,也是剛恢復自由身的翌日 – 縱使我失去的那一丁點自由,跟眾多志士仁人的付出相比只如鴻毛,但也榮幸經歷了從忐忑不安到處之泰然的心路歷程,對我而然也確實有點重量。至少,那是我蓋棺定論時值得銘刻的經歷。 除了物理上實在感到衰老的威脅以外,今年的我各方面都比一年前更強壯,所謂「沒徹底擊倒我,只會令我更強大」。唯一愈來愈退色的可能只有內心的溫柔。

  • 天行一歲記事

    天行一歲記事

    近幾個月僅有的創作能量都留給工作上的文字了,較少留下生活記錄。不過天行仔今天一歲生日,怎說也是一件值得記念的事,便留下幾個字給他和自己作禮物吧。 回想一下過去一年這小人兒的人生究竟發生過什麼事: 這些字會比買給他的玩具車存在更久更有意義,應該跟照片是同一個原理吧。雖然現在的他不可能有感,但希望他長大後能體會字裡行間的感情吧。

  • 單車

    單車

    清早騎著單車,沿林村河帶女兒上學,曾是我每天最快樂的生活片段。

  • 生性

    生性

    昨晚一夜難眠,為上環及元朗發生的事悲憤。今早兩個女兒在家,為了些小事吵鬧爭執。我責備了她們兩句,然後我拉她們坐下,告訴她們我正為香港昨晚發生的事難過,然後我給了她們看了立場新聞對事件的全程直播。 我告訴她們別再為那些小事爭執,要好好學習,增長知識,做一個懂明辦是非的人。 然後,我哭了。大概這是我第一次在她們面前,為了社會的事情哭。

  • 誰先動手,誰錯?

    誰先動手,誰錯?

    原來潛移默化,我也一直不自覺地這樣教導孩子:「總之誰先動手誰錯。」雖然這是很艱難的課題,但我須得面對原來自己也學壞了,一直都是墨守成規。

  • 四點燭光

    四點燭光

    六四事件三十週年,香港也正值多事之秋。不過作為一個普通人,最近最耗我心力的事其實卑微得很:每天誰湊小孩放學,工作上是否能交足功課,晚餐是否有著落等等⋯⋯ 還有明天兩個女兒要考數學。數學是她們最弱的一科,大女兒升中,問題尤其嚴重,她上兩個學期勉力也只能僅僅合格。正常的安排應該是讓她們今天心無旁騖好好溫習,早點睡覺,保持好心情以應付明天一早的考試。 但我卻邀了她們兩姊妹去今晚的六四燭光晚會。

  • 角度問題

    角度問題

    這篇是關於 Gigi 的這幅畫作中的黃老師,為何會有一個「怪咀」的。 (本篇寫於 2012 年 2 月 12 日,當時於 Facebook 發表,已很難再找回。誰知七年後的今天,Gigi 跟幾個要好的幼稚園同學郊遊時竟再遇到當年的這位老師,勾起了我這段回憶,也回應了我最近跟女兒相處困難的糾結。於是重貼於此,恐怕每隔一段時間我仍要重溫吧。)

  • 孩子王

    孩子王

      從年輕時開始我便發現自己擁有一項天賦:小孩子特別喜愛跟我玩耍。 有一陣子我經常參與一些小朋友的教學活動,負責帶領唱遊,小孩們總是十分投入。課後有時還會繼續玩耍,大部份時間玩捉迷藏。雖然我總是跑得最快,有點以大欺小的感覺;但反過來常常一個人單挑抓十個八個小孩,殊非易事;而我們也都樂在其中。我可是捉迷藏的高手,女兒們年紀還小時我們時常在公園玩這玩意,結果總是會把整個公園的小孩子吸引過來。小孩們會直接問我:「叔叔,我們也想加入可以嗎?」跟他們一起的多是傭人或母親們,我時常怕被誤當為「怪叔叔」的同類。想像一下一個叔叔跟十多個小孩在公園中大叫大笑盡情跑,那是什麼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