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生活
-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當全球的眼睛都盯著美國總統大選,我昨天悄悄踏進了 45 歲生辰。早上醒來太太提起來我卻才如夢初醒,原來前晚她不悅的原因是這個:她等我回家倒數,還為此推掉了朋友的約會,但我卻完全忘了前晚是自己 44 歲的最後一晚。這種忘了自己生日,甚至忘掉自己幾歲的徵狀,在 41 歲以後出現得愈來愈頻䌓,明明剛踏入 40 歲時還很有感的。 可能因為過去一年要記住的日子實在太多了。612、721、831,101⋯⋯ 哪還有空間多記一組啊。
-
寶寶滿月小記
疫情以來差不多大半年沒什麼社交活動(本來都已甚少了),卻因為兒子出生的事,整個月不斷有親朋來訪我家,好些甚至已經年沒見。我一方面歡迎和感恩,另一方面也有些許擔心,因為寶寶還未滿月,怕接觸的人太多會有什麼失閃;二來怕太太招呼朋友太勤不肯休息,畢竟她晚上要餵哺無法安睡,分娩的傷口到現在還未完全痊癒。可是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大膽一點冒一下險,原因是我了解太太的性格最愛見朋友,這段時間一直困在家中照顧寶寶,往後還有多年生活恐怕仍要圍繞著孩子團團轉,怕她屈出病來,所以還是順著她的意思大開蓬門了。果然,每次客人到訪她都樂得眉開眼笑,算是給這枯燥的育兒生活找個出氣口。疫情以來,總沒有什麼重要理由跟人見面。似乎天行的出生給所有人包括我們自己一個足夠重要的理由,豁出去見見面。幸好外母曾是專業的陪月員,這個月來她幾乎每天都來待幾個小時,準備飯菜和照顧小兒,感謝她的辛勞令我們的生活壓力減輕了不少。
-
疫情下的暑假 – 給孩子們的生活操練
這個暑假有點悶,因香港的疫情再度爆發且來勢洶洶(上週每天過百宗確診),別說外遊,連外出也要盡量避免。郊外不見得一定安全,因為不少人都湧到郊外透透氣,聽說人潮比市區還要多,西貢甚至出現「留家抗疫,回頭是岸」的標語。加上太太分娩在即,我也不敢冒任何風險而盡量減少外出,因若不幸染疫,後果可是災難性的。 孩子留在家中總得找些事兒幹。不像上半年留家學習般有功課和課堂,暑假期間學校可沒什麼安排。為了不讓孩子虛渡光陰,我設計了每天在家的生活操練指引,確保她們渡過假期以後能有些收獲。
-
節奏
本週第二次在 30 分鐘內跑完 5 公里了。對很多跑友來說可能只是小菜一碟,但對我這缺少鍛練的大叔可是個里程碑呢,一般都要用 33-35分鐘才能完成。我想我掌握到破關的竅門了,就是抓住自己步速和呼吸的節奏,然後保持每節 5 分鐘完成 850米的目標。
-
這是最壞的時代?
上週跟幾位朋友飲茶,提起去年這時候大家所發過的夢,無不概嘆。 「一年過去,想不到情勢急劇惡化了,唉。」朋友這樣說,我同意。這一年來大家不知流了多少汗多少眼淚,甚至有人付上血和生命的代價,但表面上就只爭取到撤回一條惡法再換來另一條更惡的法而已。 可是我卻有補充。
-
讓孩子有選擇痛苦的權利
於過去動盪的一年分享任何快樂的訊息都很違和,所以我沒主動公佈太太懷孕的消息,但那不是什麼秘密。
-
五一雜談
首先來一張爆相。這假期的其中一個解鎖了的成就是剃光了頭。現在我的頭髮比我剛出生時更短,此生從沒試過。多謝老婆大剪一揮,竟然真係咁夠膽。小時愛看「男兒當入樽」,主角花道輸了球賽後把頭髮剃掉以示決心;李文足為夫爭權,也是這樣做。今天我反正也剃了,好歹要比昨天更堅定才行。
-
直視仇恨 – 重讀約拿的故事
大愛的格言誰都說得響亮。但面對過去八個月港府和警察所做的一切,及仍在繼續變本加厲的種種,可以懷恨嗎?有誰在夢中也常跟那些綠衣惡棍爭鬥,乍醒氣憤難平?劉進圖的《給下獄青年的信》,在這大半年以來成為了我的《聖經》。每當被仇恨煎熬難過得要死,偶爾翻開來讀上一篇,情緒可稍獲平復。其中一篇《昨日之怒》提及一個聖經人物約拿,從前讀到他的故事時似懂非懂,今天我好像多明白了一點。若我是約拿,恐怕寧願葬身魚腹,也不會去尼尼微城吧。
-
獨裁的豬、殘暴的狗、愚蠢的羊、可悲的馬 – 亂世中伴孩子讀《動物農莊》
因疫症蔓延被迫跟孩子禁足於家中,要物色一些讀物給他們。我選了《動物農莊》。經歷了半年的動盪後,沒有比現在更合適的時機閱讀此書了。
-
家課 – 郭晶的日記
女兒們停課一個月,我家開始了規律的在家學習活動,上篇有提過她們的節目安排。為了令她們更深了解這次武漢肺炎事件,我在 Matters 選了郭晶的四篇日記作她們課外閱讀的材料。讀罷,醒來;原來這件事的細節,在香港已被人民對政府長期積壓的忿恨,及政府對人民的維穩打壓任務所遮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