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寫一些輕鬆點的生活題材吧。 前幾天清早跑步時,在單車徑遇到一隻迷了路的黑領椋幼鳥。經常留連香港海邊的人對黑領椋鳥不會陌生,無論在吐露港、城門河、維港都很容易見到牠們的身影。牠們的外貎特別,有如穿起了「踢死兔」繃繃跳的紳士,因為頸項上有一環黑色羽毛,就如禮服的領子。紳士愛美,眼角竟塗上了淡淡的黃色眼影。
Category: 生活
節奏
本週第二次在 30 分鐘內跑完 5 公里了。對很多跑友來說可能只是小菜一碟,但對我這缺少鍛練的大叔可是個里程碑呢,一般都要用 33-35分鐘才能完成。我想我掌握到破關的竅門了,就是抓住自己步速和呼吸的節奏,然後保持每節 5 分鐘完成 850米的目標。
反差
十幾年前,我就算冒著黑色暴雨、推著嬰兒車也會堅持回教會聚會,反而很多同輩那時在黃金時期工作學業兩搏殺。現在大家都安安穩穩想回家,我卻已成游離份子了。 反思現在自己再無法安然處身於聚會中的原因,可能因為曾經驗過數次強烈的反差。 雖然我已淡出傳統教會聚會多年,但這是第一篇剖釋心路的文章。一路走過來是有個漫長過程的。 轉捩點在 2014 年,那便從那天的四年前說起吧。
這是最壞的時代?
上週跟幾位朋友飲茶,提起去年這時候大家所發過的夢,無不概嘆。 「一年過去,想不到情勢急劇惡化了,唉。」朋友這樣說,我同意。這一年來大家不知流了多少汗多少眼淚,甚至有人付上血和生命的代價,但表面上就只爭取到撤回一條惡法再換來另一條更惡的法而已。 可是我卻有補充。
讓孩子有選擇痛苦的權利
於過去動盪的一年分享任何快樂的訊息都很違和,所以我沒主動公佈太太懷孕的消息,但那不是什麼秘密。
單車
清早騎著單車,沿林村河帶女兒上學,曾是我每天最快樂的生活片段。 大女兒出生後不久,我從全職轉成半職,最近疫症流行起在家工作模式,但其實在十年前我已當成家常便飯了。轉半職的最主要目的是想有多些時間陪孩子,更重要的其實是讓孩子有多些時間陪我,因為跟她們在一起的時間比上班快樂多了。
五一雜談
首先來一張爆相。這假期的其中一個解鎖了的成就是剃光了頭。現在我的頭髮比我剛出生時更短,此生從沒試過。多謝老婆大剪一揮,竟然真係咁夠膽。小時愛看「男兒當入樽」,主角花道輸了球賽後把頭髮剃掉以示決心;李文足為夫爭權,也是這樣做。今天我反正也剃了,好歹要比昨天更堅定才行。
念姨婆
我有一個姨婆。她跟我嫲嫲(祖母)雖非親生姊妹,卻情比金蘭。今天「倒春寒」天氣特別冷,我出席了她的喪禮。
直視仇恨 – 重讀約拿的故事
大愛的格言誰都說得響亮。但面對過去八個月港府和警察所做的一切,及仍在繼續變本加厲的種種,可以懷恨嗎?有誰在夢中也常跟那些綠衣惡棍爭鬥,乍醒氣憤難平?劉進圖的《給下獄青年的信》,在這大半年以來成為了我的《聖經》。每當被仇恨煎熬難過得要死,偶爾翻開來讀上一篇,情緒可稍獲平復。其中一篇《昨日之怒》提及一個聖經人物約拿,從前讀到他的故事時似懂非懂,今天我好像多明白了一點。若我是約拿,恐怕寧願葬身魚腹,也不會去尼尼微城吧。
獨裁的豬、殘暴的狗、愚蠢的羊、可悲的馬 – 亂世中伴孩子讀《動物農莊》
因疫症蔓延被迫跟孩子禁足於家中,要物色一些讀物給他們。我選了《動物農莊》。經歷了半年的動盪後,沒有比現在更合適的時機閱讀此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