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生活隨筆
-
老九龍
少年時正值 1989 年移民潮前後,不是會到舊啟德機場送別親朋。那時住在佐敦,家人一般會乘的士到機場,年少的我對香港的地理沒什麼概念,從車窗外進入眼簾的風景最後只留下幾個模糊的畫面:隧道、高架橋、道路兩旁尤如石屎城牆般的樓宇,圓柱型的煤氣鼓,及送機大堂一開一關的自動門。
-
如果死亡是人生的畫框
死亡是一種巨大的獨裁。我們以不同的樣子活著,卻以同一種聲音死去。
-
那盆栽了廿年的花
去年聖誕節乘工作會議安排之便,順便到了老婆公司打擾。她的同事們正在舉辦聖誕派對,我厚臉皮不請自來了。
-
46 歲隨筆
本打算在天行仔一歲時帶他到黃牛山頂,那兒是我為他取名的地方,也是平常個人靜思之處;然而他當時眼光仍然短淺,只能注意到近距離的事物,目未及遠景,因此拖到昨天才揹他上去。現在的他開始能注意到天邊翱翔的飛鳥,穿過雲端的直昇機,和我最喜愛的太平洋海平線。 昨天也是個好日子,因那是我 45 歲的最後一天,也是剛恢復自由身的翌日 – 縱使我失去的那一丁點自由,跟眾多志士仁人的付出相比只如鴻毛,但也榮幸經歷了從忐忑不安到處之泰然的心路歷程,對我而然也確實有點重量。至少,那是我蓋棺定論時值得銘刻的經歷。 除了物理上實在感到衰老的威脅以外,今年的我各方面都比一年前更強壯,所謂「沒徹底擊倒我,只會令我更強大」。唯一愈來愈退色的可能只有內心的溫柔。
-
天行一歲記事
近幾個月僅有的創作能量都留給工作上的文字了,較少留下生活記錄。不過天行仔今天一歲生日,怎說也是一件值得記念的事,便留下幾個字給他和自己作禮物吧。 回想一下過去一年這小人兒的人生究竟發生過什麼事: 這些字會比買給他的玩具車存在更久更有意義,應該跟照片是同一個原理吧。雖然現在的他不可能有感,但希望他長大後能體會字裡行間的感情吧。
-
育波波豬二三事
兒子出生至今八個月的生活,是憂鬱的社會環境中大家的一點甜。寫下幾件迭事,以免淡忘,也提醒自己感恩。揹著兒子行山的經歷已另文記下,不贅。補充的是雖然姐姐們沒試過這樣被我揹著行山,卻可坐在我單車後座遊林村河,這孩子卻沒能體會了。
-
山路天行
揹著 BB 遠足的經驗十分愉快。 年初定下今年跑 600 公里以上的目標,第二個月我便更改計劃了,改為揹著天行在香港的山徑上盡量留下足跡,雖然體力和時間上恐怕不能負擔原初跑步的目標,卻沒有背離鍛練身體的初衷,感覺上還更加進取呢。
-
不開冷氣的這十年
在香港生活不開冷氣,或許幾近異類,但我自有道理要堅持。自小女兒出生後這十年,我堅持家中不用冷氣,只在必要時才開,一般一年不會開超過五次。哪些必要情況?例如當有不耐熱的朋友親戚來訪,或室外有工程要被逼關窗時。近兩年破釜沉舟,客廳的分體式冷氣壞掉後索性不再修理。
-
天行仔誕生 – 願原力與你同在
曾想過為孩子以 “Be Water” 為題取名,寄望他一生如水般靈動,也記念出生於這動盪的時代。然胸中文墨有限,搜索枯腸也想不出一個好名字,考慮過水、雲、川、海等字皆不稱心,總擺脫不了一陣武俠氣。糾結無頭緒,某天心血來潮攀上山頂,見山脊兩旁雲霧湧流,只隱約露出羊腸小徑,有如行走於雲端之際,心中突然浮起「天行」二字。當時想起的典故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
蓮澳的回憶
可能因為筆名關係,很多朋友以為我是專業登山高手。其實我的山齡只有六年,而且很多景點也沒去過。昨天,我人生的第一雙登山鞋的因鞋底剝落,才正式退役。 這雙鞋的退役令我想起剛穿起它開始登山的那段日子,想起蓮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