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去中心化運動

  • 探討 Liker.Social 的可持續商業模式

    探討 Liker.Social 的可持續商業模式

    Liker.Social 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支援把嘟文發行成 NFT 的 Mastodon,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

  • 我花了 500 鎂,成為了《區塊勢》終身會員

    我花了 500 鎂,成為了《區塊勢》終身會員

    想談談為何我覺得這筆錢花得其所。

  • 儀式的形狀 – 初創筆記(四)

    儀式的形狀 – 初創筆記(四)

    如何衡量哪個步驟需要加重戲份,哪個步驟應該簡化甚至刪掉,成為產品設計者的一大挑戰。

  • 用戶反饋分析 – 初創筆記(三)

    用戶反饋分析 – 初創筆記(三)

    創辦人多基於自己熱情所在去選擇創業題目,但在產品發展過程中選擇優先開發哪些功能,卻可以靠數據決定。

  • 摸著石頭過河 – 初創筆記(二)

    摸著石頭過河 – 初創筆記(二)

    初創有如新婚,大家充滿憧憬地展開,往後一步步摸著石頭過河,携手面對各種不確定性的挑戰。

  • Start with WHY – 初創筆記(一)

    Start with WHY – 初創筆記(一)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 And what you do simply proves what you believe.”

  • 有關去中心出版的筆記

    除非所有節點都關閉,否則區塊鏈仍維持運作,資料保持在線。

  • 不只投資,更是投入 – 我在買一種 life style

    不只投資,更是投入 – 我在買一種 life style

    我用 Crypto.com 信用卡只為實現一種 life style。CRO 剛巧在這幾個月升了幾倍,只是幸運而已。覺得幾萬元買一種 living style 很 rich?那人們為何不買小米要選 iPhone?何況半年後,有需要時還是可以賣掉質押的 CRO 幣。

  • 備份香港,不能只用家中硬碟

    備份香港,不能只用家中硬碟

    有人不喜歡過去發生過的歷史,尤其有關政策和執法者做過的壞事,落空的承諾,及累積了百多年的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想將之抹去再重新建立有利管治的論述。已把香港故事印在腦中那幾代香港人他們不管了,卻準備對一張白紙般是小朋友洗腦,向教育領域磨刀霍霍。 其中一件最近發生,挑動香港人神經的事件,便是有人企圖把過往作惡的證據消滅,從互聯網下架有關香港真相的內容。以後再 Google 不到,日子久了便貌似沒發生過一樣,就像三十二年後內地民眾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坦克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