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想要消耗掉 Amazon 的 audible credits,所以一口氣買了 5 本 audio book,其中一本是暢銷書 “Atomic Habit”。
老實說書中所講的我都知道啦(大言不慚),「君子之學貴慎始」嘛。能否做得到只在自身的執行力和決心而已,所以讀了書的最大好處其實是鼓勵自己下定決心。
於是我按書中方法,把早上起床後的一系列習慣翻出來檢視,也確實獲得一些好處。讓我分享戒掉一個壞習慣和養成一個好習慣的經驗吧。
壞習慣:早上上厠所
早上上厠所不是壞習慣,其實有規律地便便是好得很的習慣;真正的壞習慣是上・太・久,我心知原因但一直沒有在意改善。
只要不帶手機進厠所便不會在裡面待太久了。
於是過去一週我刻意提醒自己不帶手機進厠所,於是便便所花的時間明顯減少,每天為我省了最少 15 分鐘,一週便省 105 分鐘,一月省 7.5 小時,一年可省 90 小時,等於每年多 4 天時間可用!
好習慣:喝開水
書中教建立好習慣的方法是:建立可見的「提示」。
早知道起床後喝杯水對身體有益,但很容易忘掉。於是我在餐桌中央放一個美觀的玻璃瓶子,每天早上從房間步出定會經過餐桌,見到瓶子便會想起要喝水。於是過去一週每早我都有喝一杯水。
書中還有教一個方法,叫「連鎖」,就是做完一件事後,自然會提醒自己做下一件事。喝水這個動作提醒我再做兩件事:一,吃營養補充劑;二,倒杯水給女兒。
吃營養補充劑這件事倒不是很需要建立的習慣,而是因為每次到加國探親也會貪便宜買幾大樽這種補充劑,然而總是忘了吃而一直放在櫃子裡,直至過期浪費。我想把這些補充劑盡快消耗掉。
至於倒杯水給女兒,卻關乎書中另一個教導,及一件生活往事。
記得她還小的時候,有次我忘了因什麼原因沒精打采地回家,直接進房間躺,然後她突兀地倒了一杯水放在我床邊。後來我發現,每次我顯得沮喪,她好像也能察覺,然後倒杯水給我,再尷尷尬尬地走開。我想,這或許是她表達關心的方法吧。
小女兒性格像母親,樂意對人表達關心,但方法卻很笨拙如我。有時她沒倒水,卻跑去電子鋼琴旁點一首預設的曲子,每次都是蕭邦的「降E大調夜曲」(因為預設便只有這首);後來她對自己有多點信心了,便會自己親自彈一些我曾讚賞過的樂曲。我想,她是以為琴聲能安撫我的情緒吧。
建立習慣需要有動機,作者說終極推動自身行為的動機其實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在筆記中寫下三個願望:我想成為一個有魅力、知識、和效率的人。但有一個願望我雖沒寫下,卻可能還是想做到的:我希望還能愛人。我在懷疑自己已如碇司令般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