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oy

讓孩子有選擇痛苦的權利

於過去動盪的一年分享任何快樂的訊息都很違和,所以我沒主動公佈太太懷孕的消息,但那不是什麼秘密。

很多朋友得知這消息後都露出難以置信的驚訝神情。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誰還敢在香港落地生根呢?況且那跟很多「正常」的人生歷程明顯不同,畢竟我們都已屆不惑之年了。

不少父母都有一種想法:若無法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將來,便不應把他生下來。史兄說:「做個負責任嘅父母,計好數先除套。」但我不完全同意,基本的生活保障當然是父母的責任,但卻沒資格為孩子定義何謂幸福的人生。何況,根本不能準確計算出那條數來。

戰後幾代的香港人在和平䌓華的都市長大,建立出一種單一的幸福觀,成就只以幾項簡單的指標來衡量。教育局樂此不疲地教導學生「人生規劃」,政府引導市民「正確」的價值,甚至立法規定人要「愛」什麼。但孩子未來的可能性,豈是父母、學校甚至政府所能完全掌握的呢?

給孩子一個安舒的環境好嗎?
習慣了開冷氣,無法接受夏天的溫度;
習慣了專車接送,無法接受擠火車;
習慣了豐富的物質,無法接受捨去;
習慣了順從,無法接受勇武抗爭;
習慣了穩定,無法接受動盪。

然而全世界很多角落,每天真實上演中的卻不只是安舒。父母們把孩子置於溫室中,如何能避免他失去對世人的同理心?看看今天的專制政權,他們的思想是如何跟人民脫軌的?現在或者是最壞的時代,但對一個要追求真善美的人來說,能親身體驗這五味雜陳,誰又能斷言這不是最好的時代呢?

我送給孩子最大的禮物,是機會。他不能完全掌控外在環境,卻可選擇作一個怎樣的人。就這一點自由,已是無限。

「可是我不要舒服。我要神,我要詩,我要真正的危險,我要自由,我要善,我要罪惡。」
「事實上,」穆斯塔法.蒙德說,「你是在要求有權不快樂。」
「好吧,就那麼說,」野蠻人抗逆的說,「我是在要求有權不快樂。」

美麗新世界
請拍掌支持我繼續創作
請拍掌支持我繼續創作


Posted

in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