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殺的連鎖書評-黃牛山人

《蝶殺的連鎖》-Just pay it forward

既然知道我們都是活在共業之下,我們更該專注做好身邊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若你有讀過雨田明的視覺小說 《Free-lancer》,對於筆者字裡行間所透出的對社會時事的批判不會陌生。陳浩基先生在書後有一篇解說,雖然看了後我還是不太懂分辨「社會派犯罪小說」及「新本格推理小說」,但在看完第二章後我已深深被作者對社會流弊的刻劃所吸引,「誰是兇手」反而變得不太重要了。

然而看到最後一章,我仍不免被那妙絕的謎題佈局嚇了一跳。作者好樣的,這麼會騙喔!結果我還是忍不住重看前面幾篇去找出第一次閱讀時漏掉了的蛛絲馬跡。
只看本書的標題,我會以為有一連串撲索迷離的兇案。原來連鎖一詞,指的卻是事情的因果關係:一件兇案的發生,是整個社會參與的結果。這種連鎖推論看似賴皮說「都是社會的錯」,但其實很有意思。用佛家的語言,那是「共業」。
在認清一切皆是共業後,很容易會令人得到兩個各走極端的結論:
什麼也不用做,因為你什麼也改變不了
堅持做好所能做好的,勿以善小而不為

你什麼也改變不了

這一切的風氣,單靠幾個人,是無法創造出來的⋯⋯一定要有一群人無意中配合才行⋯⋯包括你、我,和所有香港人。
-檸 Sir

高國瞻是一個深刻的角色。作者安排了他的好友-文仔-襯托出他從滿懷理想到徹底妥協的心路歷程。歷史的巨輪在轉動,誰也不能獨力改變其軌跡,膛臂擋車的命運便是被輾壓⋯⋯ 不如順勢而為,理想值幾錢斤?
而這種少數理想派胸中所存的掙扎,歷代均有。前幾天我跟親朋聊起這話題,想提魯迅《吶喊》的自序,最後忍著沒發話。連生活也還沒顧好,還拿書包出來掉,可笑-當時我是這樣想的。而且,我認識不少學貫東西的前輩,社會上的賢達,也都當了識時務的「俊傑」。是他們腦子壞了、還是我們這些「廢青」太笨?

對,我沒錯。沒能力的人,就應該乖乖依著社會的遊戲規則活下去。
-高國瞻

於是阿瞻加入了那行列,協助維持他本來不認同的體制。

勿以善小而不為

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在本書的主要應用,雖然是從一個微小的惡念所引發的一宗謀殺案;但是反過來,任何微小的善行能導致的影響卻也不容忽視。故事初期擇善固執的老師蕭智一句網上留言,引發雖被毁容卻仍繼續堅持的社運 KOL何戀瑩的改變,在本書中便是一例。
「業」這個字本來便是中性的,有惡業也就有善業。善業的連鎖,令我較深刻的有以下這段影片。

對善的堅持,看似什麼都改變不了;然而本書作者藉著檸 Sir 的對白,鼓勵處於放棄邊緣的諸君。

學習在黑暗中生存,接受這些不完美⋯⋯但絕對不要習慣,更加不要認同它。然後如果有心的,嘗試在黑暗燃起火苗吧⋯⋯
-檸 Sir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蝴蝶效應下,每個人的行為都有可能影響大局,只是未必即時看到結果而已。活在香港,眼看大環境正向惡劣的方向急促轉變,不少曾經大聲疾呼企圖改變現狀的人,都如故事中的阿瞻般感到無力甚至徹底投降。然而,既然知道我們都是活在共業之下,我們更該專注做好身邊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今天自己的一個小堅持,可能成為明天別人的一個大改變,誰也說不準。
再推介一套陳年影片《Pay it forward》,雖然比起《蝶殺的連鎖》稍嫌過份著跡地正能量爆滿,但我相信此片的信息也是本書作者希望能傳遞給讀者的重要信息。

*《蝶殺的連鎖》為第二屆天行小說賞得奬作品。
雨田明的視覺小說《Free-lancer》


若你喜歡我的文字,請於文章下方點擊五次讚賞,我會因此獲得收入。感謝支持。


Post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