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高鐵「一地兩檢」的事件還在沸沸揚揚,然後學生被律政司「趕盡殺絕」判監(註:此處「殺」字只是抵死啜核的廣東話用語),接著兩個颱風襲港澳,再出現「誰比誰更涼薄」的爭論,校園港獨橫幅,及身兼立法會議員和威爾斯執葉律師的「炎王子孫」何大狀連同鄉氏土豪的「殺無赦」言論等等一連串事件,緊湊的劇情一個月內在香港的社會舞台不斷上演。我每件事都想記下感受,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鍵盤敲得太慢唯有作罷,只能擇其中兩三事記之。
政府用公帑賣有關高鐵的政策廣告,標榜能拉近中港兩地距離,令香港不會「被邊緣化」,總意就是要不理反對的理據硬上馬。先不論以千億投資於只能減少十幾分鐘的旅程是否符合政府日夕掛口邊的經濟利益,「被邊緣化」的憂慮卻也是狗屁不通的。若體制保持封建的話,產物只會被時代巨輪愈拋愈遠。跟中國內地交通的時間多省十分鐘,並無法改變被全世界邊緣化的命運。
比起物理世界上的被邊緣化,人民思想上的被邊緣化卻更令人憂慮。就在天鴿襲澳期間,澳門海關拒絕部分香港記者入境採訪,對外釋出的訊息就是自我審查並企圖把報導控制在一個角度。澳門政府成功地「回歸」,其政策和價值觀緊緊跟隨內地政府的指導,雙方距離雖然愈來愈近,人民的思想卻正被一步步關在牢籠之中。
現今人類交流和知識的互通,用電腦經互聯網按一個鍵便能光速完成。偏偏中國大陸對互聯網的封鎖愈來愈嚴厲,近年內地人民翻牆愈來愈困難,只能在百度QQ微信中接觸被政府「和諧」過的知識。政府為了要加強監控,要求網上論壇和通訊軟件實施實名登記制,無時無刻監控著人民的私人對話,「敏感詞」一出立即被刪帖。除了互聯網世界以外,中共政府還要管控各種宗教思想,強行拆除全國教堂的十字架來顯示宗教必須「姓黨」的方針。最近連上海的老牌書店,也傳聞因為經常舉辦自由主題的研討會而被簕令關門。中共愚民鎖國的政策令人民無法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整個世界,完全是反人類文明發展之道而行。
按這種中港思想融合的步伐,香港會離開「除中國外的世界」愈來愈遠。香港人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產出像「戰狼」何大狀這種低水平的小丑,竟仍有所謂飽學之士拍掌叫好,就是香港人正在被正常的人類文明漸漸「邊緣化」的證據。
若香港真的怕被邊緣化,政府應該保持作為全中國人民思想上對外的窗口,而非向中共的價值觀靠攏而進一步固步自封。我建議政府不如把投在高鐵項目的投資用在保障全港市民不論貧富都能高速上網的基建上,令市民不會被任何「境外勢力」干預個人的思想自由。現在我每次到圖書館或公共設施附近,還是要第一時間把 WIFI 關掉,因為政府提供的 WIFI 太不穩定。幾年前(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改善)在科學園工作時,分派給租戶的網線,比56K數據機還要慢。協助貧困學童上網的計劃,總是杯水車薪。與其花千億翻山倒海搭橋起高鐵來省十幾分鐘拉近與大陸地域上的距離,不如讓香港人更有效率地以光速接觸全世界。這樣香港的性格和優勢才能被保全,且得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