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二)

没有去參加王維基有份講的 Startlab 聚會,沒有在咖啡店趕 quotation 給客戶,也沒有在家 HEA一個下午休息休息。我如常於週六下午四時回到了迦勒團,雖說是如常,其實每一次回來都是一個經過考慮的決定,而今天尤其如此。

雖然週會的安排最後還是不如我所想像般理想,但是最後我還是鼓起勇氣在今天請眾組員見證了我的決心:我決定在未來兩個月內踏出改善家人關係的第一步。在別人眼中這可能只是一個簡單不過的任務:主動去找爸爸吃一頓下午茶。

但是這十幾年來我從來沒有在這段破裂了關係中主動過。

一年多前我的公司找辦公室時,有一個很久沒見的舊同事突然致電給我,我不經意地說起找地方的需要,他又竟然正好有個地方正在便宜出租。這件事在我公司的日記上一直被記錄為上帝的一個預備,但是在我個人的日記中還有另一重意義。因為我發現我久違了的爸爸竟然在同一座工廈的大堂工作。

處理一段關係最容易的方法,就是不去處理。大家以後再也沒有關係,那便不用再費神收拾殘局。一直以來我都是用這樣的態度逃避自己跟爸爸的關係。不過自從公司搬進那兒以後,我便無法再把頭埋在地底下。然而,我每次經過他工作的地方,仍然是像一個初中生經過暗戀的女孩的班房前一般,想看見他,但又不想被他看見,加快步伐離開,卻又忍不住回頭偷望。

我想向家人傳福音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相信除了神蹟以外,我跟家人的關係不可能有出路。

當我在參與設計這次週會時,甚至在設定團契的全年主題「我們去」時,很抱歉我一直基於自己的經歷和想法框架,無法很宏觀地作構想。不過若我真的相信我的信仰能帶來改變的話,一定是由改變自己開始,而「行動」一定能帶來改變的機會。可能政治不正確,但我的確有這個想法:「我們去」,不單是因為我們覺得人們需要福音,更因為我們自己需要福音,需要實在地經歷耶穌在我們生命中帶來的改變。

有參與這次週會的迦勒人,請緊記今天決定的行動,我們一起去嘗試改變,往後再彼此分享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沒有參與這次週會的迦勒人,也鼓勵你們思考以下的問題:

1) 為什麼我要向家人傳福音?為了一起上天堂?為了「使命」和責任?為了愛?
2) 在未來這兩個月,嘗試實行一個能改善你跟家人關係的行動,或者一個能跟家人分享信仰的行動。


Posted

in

Tags: